首页 皇兄何故造反?

第195节


    然而悲伤只是暂时的,下一刻,他们就把这种情绪抛到了脑后。

    御座之上,天子短暂的沉默后,又开口道。

    “外朝部院,乃朝廷之中枢,朕虽不忍天官致仕,但六部现有两部尚书空缺,实为不妥。”

    “着,晋右都御史王文为吏部尚书,加少师,晋谨身殿大学士陈循为工部尚书,加太子太傅,晋武英殿大学士高谷为谨身殿大学士,加户部尚书。”

    “晋大理寺卿俞士悦为武英殿大学士,加兵部尚书,晋刑部侍郎江渊为文华殿大学士,加礼部尚书,晋工部侍郎张敏为文渊阁大学士,加工部尚书。”

    一连串的任命,让底下的大臣们眼花缭乱,待到反应过来的时候,天子的身影已经消失在了殿中……

    第233章 新的朝中局势(大章二合一)

    回到乾清宫,朱祁钰再度将刚刚廷推上的场景想了一遍,盘算着没什么问题,浑身才松弛下来。

    这一场朝会的意义之大,朝野上下,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的心里,是最清楚的。

    单纯从官员调动上讲,这次一次性任命了三个阁臣,两个尚书,可堪称是这些来的最大动作。

    他原本的计划,是让张敏继任工部尚书,然后让俞士悦,江渊和王一宁入阁。

    不论是从朝堂稳定的角度,还是从内阁调和内外的作用考虑,内阁的局面,始终是要相互牵制的。

    江渊是陈循的学生,王一宁则和高谷亲厚,他们两人入阁之后,势必会继续依附于陈循和高谷。

    而陈循,高谷两人,如今看似亲密,但是实际上,两人暗地里都防着对方,所以最多也就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关系。

    至于俞士悦,他素来和翰林院不对付,前段时间,因为王振的案子,和江渊闹得甚不愉快,这些消息,锦衣卫都有记录。

    因此,他入阁之后,大概率会向王翱靠拢。

    当然,俞士悦肯定不会完全投向王翱,他虽然在内阁势弱,但是却和六部关系匪浅。

    俞士悦在担任大理寺卿之前,曾经当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副都御使,辅佐陈镒掌管都察院,两人有很深的交情。

    除此之外,他和于谦的关系也很不错。

    有这样的底气,即便是身在内阁,他也没有必要完全依附于王翱,大概率也是趋于松散的联合状态。

    如此一来,内阁当中便有两个松散的联盟,相互牵制,但是因为联合关系松散,又不可能真的发生激烈冲突。

    即便王翱和陈循矛盾不浅,他们也要顾虑会不会被另外两方渔翁之利。

    内阁的关系越复杂,越符合朱祁钰对内阁的期待。

    群辅的制度决定了他们和都察院一样,独立性很高。

    只有相互之间不对付,才能真正对他这个皇帝起到最大的作用。

    应该说,陈循的猜测是准确的。

    朱祁钰对内阁的定位,处于六部偏中下的位置。

    他见过明后期,内阁横压六部,首辅礼绝百僚的场景,这不是一件好事。

    这种强势,发展到极端,就会引起党争。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M.cIJUmI.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皇兄何故造反?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