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低人一等的感觉可不好。 但是可惜的是,仪注到了天子那,被驳回来了。 天子金口玉言,理由相当充分。 既然是正旦赐宴,当然要在正旦这一天受宴,错开放到另一天算怎么回事,就放在一起。 于是,老大人们就只能这么尴尬的坐着,进来一个人,就得起身行礼。 这番体验,如今在奉天殿的老大人们,可是好久都没有过了。 不仅是这些大臣们,事实上,殿中的亲王们,也是尴尬的很。 要知道,现存的亲王当中,绝大多数都是太祖系的亲王,然后太宗系的有一位,仁宗系的有四位。 除了仁宗系当中有三位是初封的亲王之外,其他的亲王,都是承袭的二代或者三代,甚至是四代亲王。 太祖当时为了防止亲王们相互勾结,威胁中央,因此定下的规矩,凡就藩之后,两王不得相见。 也就是说,亲王们到了封地之后,就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再和其他的亲王见面,即便是入京朝觐也要错开。 随着老一辈初封的亲王们纷纷去世,新晋袭爵的这些亲王们,虽然都是同宗亲戚,但是说实话,的确没见过面。 太宗系和仁宗系的还好一些,在就藩之前,好歹在京城见过几次,虽然已经好多年过去了,但是总归见面还能认得出来,也能聊上几句。 可是其他的亲王们,进了大殿,先拜会岷王这位叔祖,然后回到自己的席位上,就只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尴尬的聊聊今天晚上的太阳真好。 不过他们也没有尴尬太久,很快,殿中的编钟声响起,大殿两侧涌出不少宫女内侍,有礼官上前道。 “陛下驾到,宗室群臣叩拜!” 话音落下,只见天子身着冕服,缓步而出,来到了御阶之上,面对众人而立。 和寻常时候不同的是,此刻的朱祁钰双手扣于胸前,手中持着一枚上尖下方的白玉手板。 这手板长约七寸,宽约三寸,上镂八字曰,奉天法祖,世世相传。 此物名为大圭,是老朱家的祖传宝物。 嗯,从太祖他老人家开始的祖传宝物。 皇明祖训里头写的清清楚楚,此玉圭为天子世代相传。 凡亲王,郡王,纵为天子长辈,入朝觐见,则天子手执大圭,亦可受其大礼。 盖见此圭,如见祖考也。 于是,宗室亲王,武群臣纷纷起身行礼。 只不过不同的是,在场的大臣行的是四拜礼,而诸亲王行的是五拜三叩礼。 之所以不同,是因为诸王拜的不止是天子,更是天子手中,象征祖考的大圭。 玉圭一出,法统自定! 今天的这一场大宴,从这五拜三叩礼开始,就已经奠定了当今天子正统的地位。 将手中玉圭放于早就准备好的宝案之上,朱祁钰亦是对着玉圭俯身一拜。 随即,他才转过身,对着底下叩拜的诸王诸臣,道。 “平身!” 天子金口玉音落下,诸王方恭敬起身,群臣亦随之而起。 朱祁钰在御座上落座,原本肃然的脸色,此刻也变得温和的多。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m.CIjUm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