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陈懋刚要开口,就瞧见朱音埑怜悯的看了他一眼,继续开口道。 “不过,虽然已无人证,但是臣手中却有一份物证。” “陛下,众所周知,临摹笔迹甚为不易,即便再擅长临摹之人,面对陌生的笔迹,在临摹之时也难免出错。” “何况,当时苏氏要的,是和他之前临摹给朱徽焲的那份丝毫不差的,因此,在临摹过程当中,出现了不少失误的废品。” “虽说,这些这些出错的废品,最后都被苏氏收集起来,付之一炬,但是那名举子有了前车之鉴,早已起了防备,他趁苏氏不备,偷偷藏了一份。” 说着,朱音埑小心的从胸前摸出一个无名信封,高高的举过头顶。 “陛下,这便是那名举子死后留下的,当年临摹出错的诗词,此物,足可证明,臣父子二人,所言无虚!” 众目睽睽之下,御阶上走下来一个小内侍,接过信封,呈递到了天子的面前。 朱祁钰没有犹豫,拆开信封,又命人将之前广通王等人拿来的那份诗词对照了仔细看了片刻,方命人将这两份都拿了下去。 沉吟片刻,朱祁钰开口点人。 “陈尚书,高次辅,萧侍读,你们皆是书法大家,这两份诗词,你们都过个目,看完之后,当着宗室众臣的面,给朕一个结论。” 他点的这几个人,基本上都是朝中有名的,书法造诣颇深的大臣。 内侍将这两份诗词送到他们面前,一一让他们看过之后,陈循率先道。 “陛下,这两份诗词,除了有几个字的笔锋略偏之外,笔法,笔力皆是出自同一人之手,的确像是临摹之时出错的摹本。” 高谷和翰林院的萧镃沉吟片刻后,也出言赞同了陈循的答案。 听了他们的结论,朱祁钰又命人将诗词送到脸色惨白的广通王二人面前,问道。 “广通王,阳宗王,你二人还有何话可说?” 广通王浑身发颤,满脸的不可置信,望着眼前两份笔迹几乎完全相同的诗词,连声道。 “不可能,这不可能……” 说着,广通王连滚带爬的膝行两步,再次重重的叩首在地,道。 “陛下,这不可能,朱音埑拿出来的这份,一定是伪造的!对,伪造的,不然的话,那么什么举子,怎么会这么巧,就寄居在京畿,而且,还恰好病死了!” “一定是他们伪造的,他们杀人灭口,对,陛下,你千万不要相信这两个口蜜腹剑的父子,你要为我们做主啊!” 这番慌乱的模样,让在场的众大臣都忍不住皱了眉头。 朝廷是一个讲礼仪的地方。 之前镇南王被定罪的时候,也最多只是出言抗辩,但是反观这广通王,如此模样,实在有失天家气度。 不过,他虽然是口不择言,但也算是给了一个新的思路。 宁阳侯陈懋再次站了出来,出言道。 “陛下,此事确有疑点,即便镇南王父子所言是真,但那名举子竟恰在京畿,又能被镇南王世子寻得,实在太过巧合,臣以为,需得详查。”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M.cIjum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