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此机会掀起文武之争,或者再搞一次削藩?” “这就是,你于廷益口口声声的为社稷计?” 于谦没有说话,也不知是胡濙的那一句话触动到了他,此刻的于谦,明显神色已经不似方才那么坚定。 胡濙在厅中来回踱了几步,总算又恢复了冷静,伸手一指仍然搁在花厅当中的几大箱子聘礼,冷冷的道。 “老夫来告诉你,为何天子和镇南王,都如此着急,连年节都不肯过,就要将婚事操办好……” “因为一旦老岷王有个什么闪失,小世子至少要守孝三年!” “三年之后,两府依旧是秦晋之好,不会有丝毫的阻碍。” “但是,没了这桩招摇的婚事昭示你和两府的亲密关系,没有这次主婚来证明你对勋贵和宗室的善意。” “你,于廷益,拿什么来招架,即将到来的风暴?” 第579章 你试一试 花厅当中沉默下来,盏中茶水已经只余温热,但是,于谦却没有动。 倒是胡濙,一番话说完之后,重新给自己加了一杯热茶,小口小口的抿着。 不多时,胡府的大公子轻手轻脚的走了进来,道。 “父亲,车马已经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 于是,胡濙点了点头,搁下手里的茶水,从椅子上站了起来,重新将目光落在于谦的身上,问道。 “于少保,你,想清楚了吗?” 于谦的神色有些挣扎,显然,心中在做着激烈的斗争。 诚如胡濙对于谦所下的定论一样,他这个人,一旦认定了的事情,极难更改,和外物无关,只关于心中的信念。 于谦之信念,乃国家社稷,江山万民,为此,虽千万人,他亦可慷慨而行。 但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慨然赴险是于谦,心忧己身是于谦,为大义舍小情是于谦,但,重情重义,亦是于谦。 每个人都是复杂的多面体。 于谦又不是木头,从土木之役后,天子的倚重提拔,到朝会之上,天子的支持声援,再到如今苦心孤诣的安排,想要保全于他。 种种关心爱护,于谦岂能感受不到? 君恩似海,肝脑难报。 “可是……” 面对这胡濙的质问,于谦罕见的踌躇片刻,方犹豫不定的开口,然而话说了两个字,就被胡濙打断了。 “没有可是!” 果断的说了半句之后,胡老大人叹了口气,不复刚刚的严厉冷峭,又恢复了循循善诱的口气,声音轻缓中,带着几分艳羡和追忆的口气,道。 “廷益,你可知得遇明主,是一件多么有幸的事情!” “陛下对你,亲之信之,倚之重之,处处回护于你,君前朝上,你数度冒犯,他老人家皆一笑置之。” “如此君恩,难道,尚不能换得你于廷益的一片信任?” 说着,胡濙的声音转向认真,接着道。 “自陛下登基以来,挽天倾,保社稷,兴水利,整吏治,开互市,设宗学,迎上皇,查军屯,政务一道,从无疏失。”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M.CIjUm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