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那便请任侯当着陛下和文武百官的面,解释解释,为何在小侄杨能刚刚解除禁足之时,便要请他过府叙话,难不成,也是循着礼节,让他拜访一下?” 第634章 敏锐的嗅觉 如果说前一封信,是杨洪的家信,不足为证的话。 那么杨洪刚刚拿出来的这封信,盖着宁远侯府的私章,任礼就算是想否认,也并不容易。 毕竟,刑部和大理寺有的是鉴定印信和笔迹的高手,瞒是瞒不过去的。 不过,任礼倒也没有过分慌乱。 要知道,虽说他出身武将,但是也在朝堂上打滚了这么多年,如果私下里商议个什么事情,都会留下证据的话,那么他早就不知道被人暗算多少次了。 短短的片刻时间,任礼的脸色便恢复如常,淡淡的道。 “杨侯如此着急作甚?这信是老夫写的又如何?” 既然赖不掉,索性便大大方方的承认便是。。 他刚刚之所以要否认杨信的那封信,是因为信中写了他们谈话的内容。 但是杨能的这一封,又能够证明什么? 当着文武众臣的面,任礼抬头看着杨洪,也并不避讳的道。 “本侯的确曾经邀请杨能过府一叙,但是,这不过是寻常往来而已。” “的确,宁远侯府和昌平侯府交情不深,可毕竟份属武臣,你那侄儿杨能素有战功,此次回京,又受陛下所召,乃军中新一代的翘楚。” “本侯出于欣赏,邀他过府一叙,想要攀些交情,提携后进,怎的,还得罪杨侯了不成?” 话到最后,颇有几分揶揄之意。 任礼到底不是傻子,类似这种大事,最忌讳的就是留下纸面上的东西。 所以,无论是跟杨信,还是后来跟杨能,要么是他过去,要么是请人过来,总之都是口耳相传,不可能真的留下什么证据。 这也是他到如今还底气十足的原因。 不过与此同时,他心中也有些疑惑,杨洪到底想干什么? 打从一开始,杨洪就一副不死不休的样子,又是说他“罪在当诛”,又是说他“国之大贼”。 可是,纠缠了这么久,就只是拿了两封捕风捉影,什么都证明不了的私信? 任礼下意识的觉得不对,但是,一时又猜不透杨洪到底想干什么,也只能心中多了几分警惕,见招拆招。 不过显然,杨洪也对任礼的反应早有准备,追问道。 “既然如此,任侯可否说明,邀小侄杨能过府,究竟谈了些什么?” 这下,任礼的脸色总算是变了,他心头猛地一震,忽然出现一个猜测。 但是,这个猜测太过大胆,他却又不敢确定。 但是事已至此,主动权并不在他的手中,看着对面明显态度不善的杨洪,任礼沉吟片刻,拧着眉头,开口道。 “不过是勉励后辈,尽心为朝廷效力罢了,杨侯那侄儿虽曾犯错,可到底战功卓著,有勇有谋,是朝廷不可多得的人才,如今又受朝廷信重,被遣往安远侯帐下效命。” “当时,他受杨俊牵连被朝廷责备,本侯身为前辈,不忍看他被自家人毁了前途,所以提点一番而已。”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m.cIJUM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