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皇兄何故造反?

第539节


无偿归还朝廷,凡牵涉其中的一应人等,臣等也定会严加处置,为朝廷整饬军屯,尽一份自己的心力。”

    这下,朝堂上算是真的浮起一片讶然。

    李贤和范广的表态,虽然在众人的预料之外,但是却还在情理之中。

    毕竟,事到如今,大家都能看得出来,整饬军屯是天子在背后推动,而李贤和范广都是天子一手提拔起来的。

    所以,他们的立场并不意外,让人意外的是,他们真的愿意做出这么大的让步。

    但是,武安侯这几个人,说实话,他们虽然平时和丰国公走的也很近,可到底和受了天子恩德的丰国公不尽相同。

    即便是赵荣这个军府都督,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当初拿京营交换得来的,并不能算是什么施恩。

    他们也愿意如此,可就着实让人有些意想不到了。

    不过,让人意想不到的,还在后头。

    紧随着赵荣,徐勇等人的表态,随后又站出来了两人,永康侯徐安和隆平侯张福!

    这二人来到丹墀中间,对视了一眼,随后,徐安从袖中拿出一份奏疏,道。

    “陛下,今日廷议整饬军屯疏,牵动朝局,我等勋贵武臣,皆对此事十分关心,此次上朝,臣带来定国公府与臣等二人联名之奏本,同样愿竭力配合朝廷整饬军屯,自查府中田亩。”

    “凡牵涉军屯之田亩,臣等愿如数归还朝廷,凡族中子弟及府中人等,有牵扯军屯者,亦当自向朝廷请罪,听从朝廷处置,若有已经转卖,难以归还者,臣等愿另行购置民田补足,以协助朝廷,尽快恢复军屯,整肃边军!”

    此言一出,满朝上下,顿时更加议论纷纷。

    不过,不同的是,文臣这边多是掩不住的喜色,但是,勋贵这边,却神态各异,有惊讶意外,也有愤怒不安。

    当然,更多的,则是动摇和犹豫。

    永康侯徐安,隆平侯张福,这两人在这一辈勋贵当中,都不算什么翘楚,资质平平,只有守成的能力,而且人还年轻,都是刚刚而立之年,没什么资历,所以他们在朝堂上一向低调。

    但是,他们身上却有着另一层身份,正是这层身份,让他们这次开口,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

    永康侯府和隆平侯府,都是定国公府的世交!

    大明如今有六座公府,其中,沐国公府长镇云南,魏国公府留守金陵,自不必提。

    剩下的四公爵俱在京城,身涉朝局,但是境况却各不相同。

    英国公府树大根深,成国公府自身难保,丰国公府风头正盛,唯独定国公府,在这一年多的朝局动荡当中,始终没有任何的声音发出。

    以至于,让朝廷上下,都险些忘了,勋贵当中还有这么一尊公爵存在。

    当然,之所以如此,原因十分复杂,和定国公府出身来历,一贯风格以及如今面临的特殊情况都有关系。

    初代定国公徐增寿,为中山王徐达之子,因在靖难之役当中,暗助太宗皇帝而被建文所杀,在太宗皇帝继位后,便赐予徐增寿这一脉世袭公爵的殊荣。

    所以,单从爵位的来源上,定国公府便和其他两府不同,因为无论是英国公还是成国公的爵位,都是源自于正面战场上的军功,而定国公府的爵位,严格意义上来说,算是保驾从龙之功,和军功关系不大。

    因此,从根子上,定国公府就没有上战场的习惯和执念,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在朝中低调做人的风格。

    但是无论再低调,国公府就是国公府,自有其人脉,地位和作用。

    过去的这数十年当中,定国公府虽然很少直接上战场,也并不会直接掌握军权,但是,大多数时候,却都在五军都督府担任职位,且十分受历代天子的信任。

    所以,无论过去的几朝,英国公府和成国公府各自如何起落,都会默契的点到即止,不会有真正的争端掀起。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m.CiJUmi.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皇兄何故造反?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