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兵部尚书之下,有四大清吏司,谓之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分别负责武将考选,舆图简练,禁卫驿传,戎器符堪等事。 这其中,没有任何一项,是和军屯相关的,兵部有的,仅仅是军屯的鱼鳞图册,以计算后勤辎重支出之用,真正负责军屯管理事务的,应该是五军都督府才对。 可现在呢? 军屯糜烂至此,军府上下毫无动静,反倒要兵部来主持整饬,甚至于,到现在为止,出了这么大的事,揪出这么多人,军府上下,没有人想着自己该有羞愧之心,有负国恩,反倒个个想着如何保住身家,这般的军府,被兵部驾驭,的确是该当的! 国家社稷,托庇在这些人手中,才是亡国之举! 自己的职权不能履之,自然会有别人来替之,兵部承担了军府该承担的责任,自然也会攫取属于军府的权力,长此以往,如何不让兵部凌驾在军府之上? 这中间的关节,武兴看的很清楚,但是,他改变不了。 毕竟,他只是一个区区的都督同知,虽然在武臣当中,已经算是位高权重,但是,别说是和臣的七卿相比,便是在那些公侯伯府眼中,也不过仅仅只是值得拉拢做事的部下而已。 眼瞧着武兴略显激动的模样,朱仪便知道,他猜的不错,似是武兴这种从底层一步步走上来的军官,并非是心中没有念想,只是因为心中念想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所以,才渐渐沉郁下来,随波逐流而已。 人只要有在意的东西,就不难对付! 脸上闪过一丝笑意,朱仪开口道。 “武同知所言,实是我心中之言,军府掌天下兵马戎政,可如今却日渐式微,被兵部蚕食事权,长此以往,我大明恐重蹈前宋之祸,以驭武,令军府成兵部之附庸矣。” 听了这番话,武兴眼中明显的掠过一抹警惕,看着朱仪问道。 “国公爷想做什么?” 不过,这倒也不怪武兴多想,而是朱仪的这番话,本就容易引发歧义。 要知道,军府当中多是武人,所以解决问题的时候,喜欢直接了当的办法,而朱仪又摆明了是太上皇的人,再加上深夜前来,躲避外人,这些迹象,怎么看都不像是什么正大光明的事。 一时之间,武兴已经开始盘算,真的出了什么事,该怎么证明自己的清白了。 只是,他的这番样子,倒让朱仪微微一愣,不过旋即,他就意识到了不妥,失笑道。 “武同知在想什么,本国公如今刚刚拿回爵位,难不成急着捂不热就扔出去吗?” 这倒也是 成国公府如今虽然依附于太上皇,但是毕竟爵位已经拿了回来,地位还算稳固,这个时候,成国公府可能会继续替太上皇办事,但是,要说冒着风险,赌上满门性命,他倒不信,这位成国公有这样的魄力和忠心。 但如果不是他所想的那样的话,那这朱仪,到底又是想做什么? 看着皱眉疑惑的武兴,朱仪开口道。 “不瞒武同知,我如今既掌爵位,自然不能坐视军府沉沦,然则军府糜烂若此,非我一人之力可以扭转。” “军屯之事,牵连太深,宗室,勋贵,将领,边军,都难脱干系,因此惟今之计,只有刮骨疗毒,不破不立!” “只有彻底打破军府当中的旧秩序,将尸位素餐之辈彻底清扫出去,重新提拔起一批新的有能力的武臣,重塑军府风气,才是根本之策。” 刮骨疗毒不破不立 武兴眉头紧皱,目不转睛的盯着面前的朱仪,似乎是想起了什么,道。 “所以,国公爷之前带着一干勋贵主动向户部呈送田册,并以半价赎买,不仅是想拿回爵位,更是想借机让他们摆脱军屯的泥潭?” 这个想法来的有些突兀,但是却合情合理,只不过,武兴总觉得自己还有哪一处没有想透,可一时之间,又不知道是哪里。 朱仪点了点头,叹气道。 “不错,武同知当知于少保为人,如果仅仅只是为了爵位,我成国公府一家献地,他便不会在此事上阻拦于我,之所以我拉着这么多和成国公府亲近的勋贵一同献地,除了想要加大胜算之外,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借此机会,救他们一命!”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M.Cijum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