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皇兄何故造反?

第812节


渊所说,孤证不立,恐怕都要就此结束了……

    第903章 抽丝剥茧

    论政治敏锐度,江渊肯定是比不过一干七卿重臣的,但是,他到底也是在朝堂上呆了这么多年的,基本的直觉还是有的。

    就在刚刚王文开口附和陈循的时候,他就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这个错误,直接将他推到了悬崖边上。

    这件案子,原本是江渊用来陷害萧镃的,所以他和程宗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关系,有这一点在,就意味着,根本不可能被人抓到证据。

    只要证明不了他是主谋,那么,罪名理所当然的,就会落在萧镃的头上。

    尽管后来事情一路波折,但是,江渊一直都没有太过担心,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证据。

    这也是他刚刚一直在强调的,这件案子,大理寺不管怎么查,能够拿到的实证,都只有萧镃的证词。

    但是按照刑案的逻辑,仅凭这一点孤证,是完全不足以指证他的。

    所以,直到早朝之前,他都是信心满满。

    甚至于,对于杜宁后来的指控,他心中都有些嗤之以鼻。

    争权夺利,政治斗争?

    这算是什么罪名!

    江渊在刑部呆了不短的时间,也算是对刑狱有所了解,他没想到,堂堂的大理寺卿,竟然用这等模糊不清,查无实证的罪名。

    但是事实很快证明,错的是他。

    虽然杜宁在最开始的时候,遭受到了一阵围攻,但是随着陈循出面,局势迅速逆转。

    这并不是因为陈循有多么巧舌如簧,气势逼人,而是,他看到了江渊之前没有看到的地方。

    朝堂之上,向来讲究的是势。

    刚刚江渊质问陈循,说对方也是在借此机会,党同伐异,和杜宁合谋,行政斗之事。

    这并不是江渊在胡说八道,而是大多数朝臣一眼就能看得穿的事情。

    事实上,虽然江渊当时在气头上,没有顾及陈循的身份,有些口不择言,但是,这也的确是他的心里话。

    同样都是政治斗争,你有什么立场来指责我?

    很快他就得到了答案,但是这个答案,不是陈循给的,而是王文给的。

    江渊很清楚,王文是天子的心腹大臣。

    最开始陈循提到吏治的时候,他隐隐约约能够意识到陈循的目的,是在拉拢,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在威胁天子党。

    说白了,如果王文不帮陈循,那么,吏治败坏的名头,就可能压在天子的身上。

    但是,当时他便有一个疑惑,这种程度的威胁,王文真的就没办法接吗?

    或者换一种说法,陈循凭什么来的底气,有胆子把这顶帽子扣在天子的头上?

    后来,王文和陈镒的接连表态,更是加重了他心中的不解,只不过当时,他没有时间细想。

    可刚刚王文虽然不满,却明显依旧站边陈循的态度,却让江渊忽然豁然开朗。

    他发现自己忽略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那就是,无论是王文还是陈镒,打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否定殿试舞弊一案的真实性。

    刚开始的时候,江渊觉得这是陈循逼迫,王文和陈镒不得不妥协。

    但是仔细想想,明显并非如此。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M.ciJumI.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皇兄何故造反?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