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皇兄何故造反?

第819节


是朱祁钰亲自交代给他的,就是阳武侯府。

    别的勋贵之家也就算了,可阳武侯府,是常德长公主的夫家,碍

    着长公主的面子,朱祁钰对于他们,总是要宽纵几分的。

    所以这桩事情,能不让他们知道是谁办的最好,免得麻烦……

    话说回来,任礼一案既然已经告一段落,仪铭的任务也的确完成的差不多了,外出历练了两年多,也差不多该召他回京了。

    轻轻点了点头,朱祁钰循例对着王天官问了一句。

    「吏部觉得如何?仪铭这两年的考评,可有不合格之处?」

    这种状况下,天子明显需要吏部来背书。

    所以,王文自然不会多说什么,拱手道。

    「回陛下,仪铭近两年的考评,皆是中上,吏部本已拟定,在年末予以升迁,如今陈尚书举荐他任翰林学士,臣亦以为并无不妥!」

    翰林学士说重也重,但是说轻也轻,若没有清流的光环加成,其实也就是个五品官员而已,只是通常由礼部侍郎兼领,所以勉强算是三品。

    有了陈循这个六部尚书,清流领袖亲自举荐,吏部也点了头,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

    何况,知道仪铭来历的人,都清楚他升迁的真正原因,自然也不会有人来触这个霉头。

    于是,天子点了点头,道。

    「既然如此,召甘肃巡抚仪铭回京,擢升为礼部右侍郎,掌翰林院事!」

    话到此处,天子似乎有些犹豫,目光在陈循的身上定了定,带着几分莫名的意味,但是到了最后,声音却依旧平稳降下。

    「另外,擢大理寺卿杜宁为右都御史,巡抚陕西,山西,大同等地,协助刑部尚书金濂整饬边境军屯事务!」

    第909章 杜宁的不安

    早朝结束了,按理来说,这场朝议对于许多人来说,已经足够惊心动魄,峰回路转了。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临到结束了,天子竟然又扔出这么一个重量级的消息。

    在一片祝贺和恭维声中走出了文华殿,又在大理寺呆了半天,杜宁依旧有些恍恍惚惚的。

    大理寺卿这个职位,在朝中的地位说高不高,说低不低。

    要说跟六部侍郎相比,是要稍高一层的,但是,距离七卿的位置,又相差着一大段距离。

    至少,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七卿才能算作是重臣的行列,大理寺卿虽然权重,但是,仍旧被划归到普通朝臣的行列。

    甚至于,在内阁渐渐崛起之后,内阁大臣的话语权,也慢慢压过了大理寺卿。

    对于杜宁来说,他最理想的预期,是能够入阁,兼领翰林院。

    如此一来,他虽然入阁时间晚,却也能够稳住内阁第三的位置,对于仕途来说,是一大进步。

    这也是杜宁对于殿试一案这么上心的原因。

    所以事实上,最后天子流露出不愿让他接掌翰林院的时候,杜宁心里其实是有些失望的。

    如果说单单入阁,而不能接掌翰林院,那么,他的地位看似是擢升了,但实际上反倒是降低了。

    相对而言,到边境去协助金濂整饬军屯,虽然看似是被调离了京师,但是军屯一事,乃是天子最看重的大政。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m.CiJuMi.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皇兄何故造反?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