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所有人心里都明白,这次召见他们,目的是为了解决文华殿发生的争端。 但是,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要知道,虽然当时已经散朝,可毕竟还在宫中。 群臣如此争吵不休,说一句殿前失仪毫不为过,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场合下,闹成这个样子,消息必然会很快传遍京师,引发朝野上下的议论。 所以,作为在场但是没有及时阻止的一干重臣们,自然是要受责罚的,而首当其冲的,就是身为吏部尚书的王文。 不过,哪怕是这种流程性的东西,落在有心人的眼中,也同样能看出一些苗头来,譬如说,天子对文华殿中发生的事情,定性为……骚乱! 在场不少大臣眼中迅速的掠过一丝若有所思之色,与此同时,对于天子的态度,王文明显也已有预料,当下便拱手道。 “臣未能及时阻拦殿中骚动,请陛下责罚!” 这本是应当之事,当时文华殿中,众臣各怀心思,所以实际上,是对于当时的局面,稍稍有些放任的,此刻,要受责罚,也是理所应当。 不过,那时众人都沉默,这个时候却让王文一个人顶包,属实是有几分不厚道,因此,其他的老大人不由眼观鼻鼻观心,不去看他,默念道,谁叫你王简斋是百官之首呢…… 王文的态度良好,但是,天子却意外的,并没有如往常一样轻拿轻放,口气虽然不算严厉,可最终的处罚,却让所有人都为之一惊。 “传旨,王文身为吏部尚书,百官之首,坐视群臣于文华殿中骚乱争吵,喧闹不止,大失朝廷体统,实乃职责有失,着去其双俸,以示惩戒!” 这个结果出来,在场所有人,包括王文在内,都微微有些意外。 要知道,这件事情虽然王文有责任,但是,一则责任不全在他,二则,挑起事端也不是他,因此,所有人都以为,天子就算处罚,也只是和往常一样,象征性的罚上一个月俸禄,也便罢了。 但是,却没想到,天子竟真的如此动怒,所谓双俸,就是字面意思,拿两份俸禄。 这个待遇,算是特典加恩,也是在朝中受天子圣宠的标志之一,如今的朝堂上,准食双俸者,一共也就三个人,便是少师王文,少傅胡濙,少保于谦。 原本,还有一个迎复太上皇而特加双俸的朱鉴,但是,在殿试一案之后,他的待遇很快也就被取消了。 除此之外,即便是如今看似是失了圣心,一度被下诏狱,被天子撵出京城去地方巡查的于谦,也没有被夺去双俸的特恩。 可如今,就为了这么一件责任并不能完全怪在王文身上的小事,天子竟然去了他的双俸特恩,这意味着什么? 而且,还不止如此,天子刚刚说了传旨二字,也就意味着,这道旨意,并不像过往一样,只是口谕吩咐而已,而是要正经的形成诏旨,明发诸司。 这种举动,对于王文这个百官之首来说,毋庸置疑是很丢脸的事情。 天子处置的如此之重,又如此兴师动众,难道说…… 不论如何,众人原本有些放松的心态,一下子就绷紧了起来。 对于这般处置,王文自己虽然也有些意外,但是,也只是愣了一下,便上前接旨。 随后,天子的目光移到殿中群臣的身上,道。 “成国公,何侍郎,徐有贞,此事因你们三人而起,且说说吧!” 对王文的处罚,只是一个小插曲,接下来,才是今天的重头戏,看着被点名的三人站到了殿中,众人都是精神一振。 三人当中,以朱仪的身份最高,自然是由他来说,这位国公爷上前一礼,道。 “陛下明鉴,臣等并无意引起骚乱,臣更无意与任何人为难,早朝散后,臣和徐学士的本意,只是因为近来朝中流言纷纷,皆言何侍郎曾上奏陛下,奏请易储,臣身为东宫官属,自然不可不问,故而,才拦下了何侍郎,想要问个清楚,仅此而已。” 虽然说,朱仪有成国公的爵位,但是,就朝职来说,他只是幼军营的统领,从这一点上来说,他说自己是东宫官属,倒也并没有什么毛病。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M.cIJUm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