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的角度而来,对于扩大互市这一点,他却并不完全赞同。 随后,沈翼也表示了基本相同的看法,不过,他是从赋税的角度来说的,认为这种半私人的贸易,可能会破坏皇店控制互市的局面,增加走私的风险。 听了他们的看法之后,朱祁钰略一沉吟,随后道。 “几位先生先不要着急,孛都此人,的确心怀不轨,但是,他毕竟是一人之力,瓦剌内附,对于大明来说是好事,这一点,朕觉得王尚书说的有道理。” “当初的关西七卫,也是先归附,然后在日久天长当中,逐渐融入到了大明,如今,虽然他们仍在草原上,可是习俗礼仪,已经与大明相同,也能随时听从朝廷的遣派,如今孛都带领瓦剌的部分部族内附,若是操持得当,未必就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这话一出,底下的几个大臣有些沉默,与此同时,他们也明白了天子的用意。 只是…… “陛下,关西七卫,毕竟和如今的状况不同,那个时候,边军战力强盛,兵锋所向,皆为臣妾,数十年以来,关西七卫自然再无异心,但是如今,我大明连年天灾,国库紧张,虽然经过之前的军屯整饬,边军战力已经在逐渐恢复,但是这毕竟不是一日之功,如若孛都内附之后,有所异动,恐难相制,还望陛下三思。” 沉吟了片刻,最终,还是于谦出面,开始说起了大实话。 说白了就是,当初朝廷能够收服关西七卫的最大原因,就是军队足够强大,强大到,让关西七卫不敢有任何反抗的心思,但凡是他们敢不遵从大明的指令,那么,立刻就会面临大军压境的后果。 在这种情况之下,数十年和大明不断的联络往来,潜移默化之下,自然对其实现了比较高的控制力,但是,现如今的大明,显然没有这个力量,能够让孛都没有丝毫的异心,就像于谦所说的那样,边军废弛已久,虽然说已经解决了军屯的问题,保证了基本的军饷,但是,操练,军纪,还有将领的血勇,这些都不是一两天能够恢复起来的。 再加上朝廷如今的财政状况,但凡是真的出点什么事,那恐怕朝廷镇压起来,真的就需要费很大的力气了。 当然,大实话总是不那么好听的,因此,于谦的这番话说完之后,殿中顿时陷入了一阵沉默当中,几个大臣都开始偷偷的看向天子,生怕皇帝因此而生气。 第1199章 大实话不好听 大实话总不是那么好听的,但是,事实现状就是如此,王道的前提是霸道,想要通过文化上的潜移默化影响瓦剌,首先就要彻底将对方打服,在保持长期优势的前提下,才能在时间的推移下,以王道化之。 没有霸道支撑的王道,不过是空中楼阁而已,这一点,之前的大宋王朝,已经用自己证明过无数次了。 所以,在于谦看来,这个时候接受瓦剌的所谓内附,其实根本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一旦对方恢复了元气,大明根本就没有能够以武力制约他的能力,与其等日后对方再次反叛,倒不如现在就将其拒之门外,让他在草原上和赛刊王内斗,反正,如今的草原乱局已成,没了孛都,还有阿拉知院,没了这两个人,还有鞑靼的各部…… 这种时候,朝廷正该专注于内政,而不该去考虑经略草原。 但是,朱祁钰显然不是这么认为的,看着面前不同程度的表达了反对看法的几人,他沉吟片刻,开口道。 “的确,瓦剌和关西七卫不同,想要让他们同样效忠于朝廷,非常困难,但是,却也并非没有可能。” “如今草原动荡,即便是孛都怀有异心,也不可能掀起之前那般的战事,所以,这个险还是值得冒的。” 这话说的,让于谦一阵皱眉,与此同时,没等他继续开口,天子便继续道。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m.cijUM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