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 可是他刚到,便听说京城那边又来了一份报纸。 那人皱了下眉,忙让人买了一份。 看完之后,那人先是愣住,旋即大笑出声:“我就说书肆的人怎么这么大胆,竟然敢将那些文人映射皇上的文章往上放,原来是提前得到了消息。” 说完大笑三声,也不去书肆了,直接让车夫掉头回家。 车夫奇怪:“老爷,不去书肆了吗?” “不去了,书肆又没做错,何必将报纸召回销毁?”那人大笑,“如今想要将报纸召回销毁的人,只怕正是报纸上刊登了文章的那些个文人呢!啧,什么都不知道就大放厥词,如今只怕脸都丢尽了!” 说完,马车便掉头离开,直接离开了姑苏城。 正如这位先生所料,当京城那边的报纸再次送到江南,刊登了此次殿试的前因后果与最后结果之后,江南这边之前跳得最欢的那一拨文人,瞬间消失在了所有公开场合。 有人问,他们也只能说的自己生病,要在家养病。 但同时有这么多人生病,还都是在报纸上刊登过文章的读书人,这“生病”的真正原因,谁还不知道呢? 一时间,这些之前跳得最高的文人,受尽了嘲笑。 殿试结束不久,林柳便让将建造水泥坊的事情交给了林如海,因为建造还需要一段时间,短时间内倒是不会引起旁人注意。 鹿岁抓准这个空档,赶紧将这段时间刊印出来的两个话本儿,按批次运往全国各地,然后挑了一个黄道吉日,便开始公开发售。 第110章 首先发行的话本儿, 当然是《女状元》。 一来这个话本儿的原型就在京城,当时闹得大,京城里的人基本全都知道, 当时消息传出来后,还有不少人跑去柯家丢臭鸡蛋呢。 虽然很快,柯家的事儿就被恩科盖了过去, 但该知道的人也都知道了,先发行这一个话本儿,读者更容易带入,也更容易调动情绪。 再加上之前正好出了一个女状元, 虽然她并非故事原型,但也给了其他人想象的空间, 让人知道, 女状元这种事完全是有可能,而非旁人臆想。 但正因为这样, 故事主角的父母才更可恨! 读者在看过话本儿之后, 才会更讨厌主角父母, 而对主角的遭遇愈发同情和怜悯。 事实也正如鹿岁预料的那样—— 《女状元》这一个话本儿一经发售,立刻靠着鹤年往日笔名的名气打响了名声,又靠着与柯良玉相似却不雷同的故事情节,很快就抓住了京城老百姓的视线, 成功在京城这地方掀起了一波热议。 鹿岁提早准备, 在《女状元》开始售卖之前,就在报纸上为这个话本儿宣传, 直接提到了柯家与柯良玉之间的纠葛,且毫不避讳地提到,这故事的灵感来源就是这件事。 八卦是人类的本性, 京城之外的人得知此事后,想要知道更多细节,哪怕知道《女状元》的故事是假的,也非常乐意花钱购买。 但等书买回去后,这些人性格坚韧的还好,只是红了红眼眶;那些情绪敏感,非常容易对他人的悲惨经历感同身受之人,看完故事后直接哭成了一个泪人儿。 ——比如黛玉。 他们看完之后,立刻写信到报社,对女状元的父母破口大骂。 骂人的话,显然是不可能刊登在报纸上的。 但这些人中不乏真正有才的人,他们在看完故事后,立刻提笔写诗作词,拐着弯儿地将故事女主人公的父母不带一个脏字儿地骂了个狗血淋头。 哪怕是骂人,也能引起其他人的好奇心。 看的人多了,骂的人更多。 骂的人多了,又引来了更多对话本儿好奇的读者。 良性循环,《女状元》这个话本儿很快就在全国各地都出名了。 趁着这股东风,鹿岁直接将鹤年另一个笔名写的,说这个话本M.cIJuM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