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有人可以依靠,为什么不靠? 对此,王熙凤也非常赞同。 至于下一代与林柳关系生疏了,只怕不会受到林柳庇佑? 贾琏早有先见之明,孩子三岁便送去启蒙了。 他自己对科举出仕没兴趣,也不愿去参加科举,那是因为不科举也不会受欺负,但儿子既然没有自己一样的靠山,那自然就只能自己努力咯! 贾琏对此毫不心虚。 不仅如此,他在得知女子也能科举之后,连巧姐都请了一个先生来给她启蒙—— 虽然年纪轻轻,贾琏却比谁都明白,靠人不如靠己。 毕竟,当年贾琏将老太太视为唯一的依靠,最后还不是被老太太轻而易举地放弃? 贾琏对老太太的感情非常复杂,有小时天真懵懂时候的孺慕与信任,也有之后被轻易放弃的无措与怨怼。 但这些感情,都在得知老太太去世的消息之后,全部化成了难受。 贾琏捂着胸口沉默许久,回头看向一脸关切地望着自己的王熙凤:“收拾收拾东西,我们尽快回京吧。” 王熙凤点点头,凑到他嘴边亲了一下,而后便起身,风风火火地去准备回京的行李了。 因为是回家奔丧,必须一路疾行,免得耽误了时间。 贾琏一家不敢搭别人的大船,只能临时找人租了一艘小船,将行李放上去之后,一家人并寥寥几个伺候的丫鬟小厮,便启程上路了。 一路紧赶慢赶,终于在第四十六天的时候,回到了京城。 见到贾琏,贾珠狠狠松了口气。 他也不见外,拉着贾琏就开始介绍各处细节与人员往来。 贾琏与王熙凤夫妻本就擅长管家理事,这些年在外做生意又时常与外人打交道,本事比之前不知好到哪儿去了,两人刚回来,原本还显得有些忙乱的贾家,瞬间就变得井井有条起来。 只是贾琏夫妻的三个孩子年纪还小,留在贾家只能交给邢夫人带。 但邢夫人还有个同样年纪不大的儿子贾瑶,贾琏的孩子送过去后,很是与之闹了几场。 邢夫人这个做人奶奶的,半点儿没有照顾孙子的想法,一旦贾瑶与贾琏的孩子闹起来,她才不论是非对错,从来只会让贾琏的孩子让着贾瑶这个叔叔。 孩子受了委屈,自然是要同父母告状的。 贾琏与王熙凤一开始想着,他们这才回到京城本来只是为了奔丧,等过几天就要扶灵柩回金陵,实在没必要在这短短几天的时间里面与邢夫人闹起来。 但一次两次还好,孩子闹矛盾的次数多了,王熙凤那暴脾气可受不了,她直接带着丫鬟小厮直接找了上去,对着邢夫人就破口大骂。 邢夫人本就笨嘴拙舌,吵起架来怎么可能是王熙凤的对手? 于是节节败退,被王熙凤骂得个狗血淋头。 从来没怎么在贾家住过的王熙凤,从此一战成名,府中下人对她害怕得紧,只要是她吩咐的事情完全不敢敷衍。 王熙凤见状,愈发自得。 贾琏本就喜欢王熙凤身上这股子鲜活劲儿,如今看着王熙凤的自鸣得意的样子,不禁摇头失笑。 几天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就来到了丧礼这日。 贾珠与贾琏商量好了,此次扶灵柩回乡,贾珠有官职在身,就没必要一起回金陵了。但二房必须出一个人去亲眼看着老太太下葬,于是便定下了贾宝玉夫妻二人。 贾宝玉此时仍有些浑浑噩噩,但比起老太太刚去世的时候,已经好太多了,听了两位兄长的话连连点头,没有半点儿异议。 贾珠看着贾宝玉的样子,有一些担心。 贾琏却半点儿没放在心上,只是不管做什么事儿都将他带在身边,让他跟着自己学:“老太太去后,长房和二房肯定是要分家,你与珠大哥上头也没有父母压着,估计要不了多久也会分家。” “珠大M.CIjumI.COm